|
不知道去哪玩了?推荐你一个新开发的乡村游好去处——宁化石壁镇杨边村,漫步花海、采摘果蔬、品尝农家美食、游览客家祖地,任你挑选。
杨边村位于石壁镇西部,与客家祖地相连,早些年还是省级重点贫困村,环境脏乱,贫苦不堪。成为石壁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之后,村子整治环境,发展乡村旅游,已经焕然一新,新开辟的现代农业观光园更是成为了人们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。
位于杨边村的石壁镇现代农业观光园你一定要去看看,它在2011年8月投资建设,目前有哈密瓜、葡萄、草莓等种植示范区500亩,观光长廊650米和保鲜库30平方米。
走进观光园的葡萄文化长廊,马上就感受到浓浓绿意,隧道般延伸的支架挂满了葡萄,当头烈日在这里只剩点点星光,很是凉爽。长廊种有20多种葡萄,成熟的季节可供游客自助采摘。遗憾的是,因为前些时候的大洪水,大部分的葡萄都已经泡水,眼下一片狼藉。
除了葡萄,观光园里还有其他各色果蔬,种类很多,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来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。往后,杨边村还计划在公路旁边开辟四季花海,未来也是春游踏青的好去处。
石壁镇党委书记介绍,建设观光园是杨边村脱贫致富重要渠道,整合土地资源,发展现代农业产业,其生态观光旅游功能与客家始祖文化园“祖地文化”形成资源优势互补,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观光旅游功能,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和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。同时,每年可吸纳固定劳动力200多人,解决季节性用工1万个人次以上,从而让当地富余劳动力,特别是50岁以上无法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可以就近就业。园内的果蔬销售至周边县市及台湾、广州、深圳、厦门、南昌等地。
杨边村还注重文化的融合与传承。村里聘请省、市专家和客家学者进行规划设计,精心融入客家文化元素,突出青瓦、白墙、马头墙等客家民居元素,对312幢房屋及张氏家庙进行客家风格立面改造,保护和修缮“吴家大屋”等89间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土坯房。
村子修建“亻厓是客家人”客家文化休闲公园,园中的“客家第一壶”水流景观、仿古景墙、客家水车、客家谚语碑、禾口缸钵等景观是游人休息、观赏的好地方。
然而,一个原本贫困的村子,要发展乡村旅游,搞建设,钱从哪里来?
石壁镇党委书记说,杨边村利用国土厅土地增减政策,通过拆除危旧闲置房屋215间,新增耕地27.6亩,获得土地增减挂钩收益金810万元,全部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,使村民在生产脱贫的同时又享受到生活环境的改善,提高了幸福指数。
“这种方式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”,石壁镇党委书记说,“一是把‘死’资产盘活,通过政策变成资金,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村‘无钱做事’的问题。二是通过拆除破旧房、猪牛栏、露天厕所等,改善了环境,村庄变美了。三是村民一方面通过拆旧有一定的补偿收入,另一方面新增的耕地又可以种植黄姜、黄花菜等经济作物,收入提高了。”
一个原本脏乱贫穷的村庄如今逐渐脱胎换骨,通过发展乡村旅游、改善村容村貌,相信这里会成为一个让人向往的好地方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