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地址:三明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
交通:东坂村到大田县城50公里,到桃源镇6公里。公共交通只能到达桃源镇,可从桃源租车前往东坂村。
安良堡风情:
在大田看古堡,琵琶堡和小华村泰安堡及广崇堡只能算餐前菜,极具美感的安良堡才是正餐。桃源镇的东坂村山高林深,是名符其实的偏僻、边远山村,四周碧绿掩映,一座古褐色的老土堡——安良堡矗立其中。这是山民们为了防卫盗匪的骚扰,按照中原的传统建筑艺术,营造抵御的营垒住居,目前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安良堡是不规则半圆形土堡。左边大半圆弧形,右边两角略圆,前方脊屋平直,左右各分15栋,包括前后共由32栋组成,从上而下像鱼鳞似的重叠着,为悬山式顶结构。楼后虽是座大山,但离土楼处却较平坦。
土楼前有一小河,过小河左转上六级台阶便到大门。此楼建造时虽没有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材料,但在防卫、抗震、抗风、采光、通风、隔热、御寒等功能不亚于现代化建筑物。
大田土楼不像外地土楼以居家为主要目的,而是以躲避匪灾而营建的,因此实际只有一层楼房。堡内木建筑分前后2座房屋组成,皆歇山式,左右对称,布局平稳。前厅净深10米,后厅较浅,为8米,后厅高出前堂五尺许。前有书院,对一个防御色彩特浓的大土楼来说,楼上小开间为乱时栖身之处。此外,水井是土楼必不可少的生活设施,一旦被困,生活用水及唯一进出口——大门若被火焚烧急救都离不开水。因此在石拱门上安放几眼水洞作为防火水洞,预防弹箭从水洞伤人,还把灭火眼锉成弯曲,流得出水而射不入弹箭。大门是用硬杂木制成,外还订一层铁皮。
安良堡采用堡间吊柱增大空间,内房二座上下排列,左右扶厝等显得错落有致,富有变化。无论布局,结构、通风、排污、防盗等都十分科学合理,是大田土堡的代表作之一。 |
|